ISBN:
978-7-5004-6570-6 价格: CNY35.00
语种:
题名:
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 / 刘仁伍 ,
版次:
1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11
载体形态:
290页 16开
责任者附注:
刘仁伍 男,1955年生于吉林。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局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以及农村金融。目前,已经出版《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金融稳定:机理与评价》、《东南亚经济运行报告(2006)》、《金融监管前沿问题》,以及《区域金融结构研究》等著作7部;在《金融研究》、《中国金融》,以及《银行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结构失衡下的宏观调控》、《反外贸失衡的金融政策》等论文数十篇。
内容附注:
第一章 概念及文献综述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一 道德风险二 存款保险三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第三节 文献综述一 国外研究文献二 国内研究文献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一 研究思路二 研究方法三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本章小结第二章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形成机制第一节 基于不同行为主体的道德风险一 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二 存款人市场约束机制的弱化三 存款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四 金融监管当局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二节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一个新视角一 对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考察:总体的研究框架二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形成:基于边际成本的分析三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防范:基于边际成本的分析本章小结第三章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影响第一节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冲击一 银行的过度风险与金融不稳定二 市场约束弱化与金融不稳定三 审慎监管不足与金融不稳定第二节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冲击一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二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第三节 案例分析:美国储蓄贷款危机中的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因素及影响一 美国储蓄贷款危机概况二 美国储蓄贷款危机中的存款保险道德风险行为及其影响三 美国处理储蓄贷款危机和防范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措施四 结论本章小结第四章 不同存款保险模式道德风险的比较研究第一节 显性存款保险与隐性存款保险的比较研究一 显性和隐性存款保险概况二 显性存款保险和隐性存款保险的功能比较三 显性存款保险和隐性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比较四 显性和隐性存款保险比较分析的结论第二节 自愿和强制存款保险模式下道德风险的比较研究一 自愿和强制存款保险概况二 自愿和强制存款保险道德风险比较三 自愿和强制存款保险道德风险比较分析的结论第三节 差别费率和固定费率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比较研究一 差别费率和固定费率存款保险概况二 差别费率和固定费率存款保险道德风险比较三 差别费率和固定费率存款保险道德风险比较分析的结论第四节 "付款箱"和"非付款箱"存款保险模式道德风险的比较研究一 "付款箱"和"非付款箱"存款保险概况二 "付款箱"和"非付款箱"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比较三 "付款箱"和"非付款箱"存款保险道德风险比较分析的结论本章小结第五章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第一节 与中国国情相似的部分国家存款保险经验:基于现有存款保险国家的聚类分析(1)一 对国情相似国家的甄别和分类二 同中国国情相似的部分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三 同中国国情相似性较高的国家——印度存款保险制度研究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的存款保险经验:基于现有存款保险国家的聚类分析(2)一 存款保险制度对转轨国家的特殊意义二 经济转轨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三 与中国相似性较高的转轨国家——俄罗斯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四 对现有存款保险国家的聚类分析的启示第三节 清偿能力充足的大银行的存款保险抉择经验一 大银行遭遇危机的案例二 大银行发生危机的潜在成本和损失分析三 大银行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四 清偿能力充足的大银行加入存款保险的成本收益分析五 清偿能力充足的大银行存款保险抉择的国际经验六 关于大银行对存款保险抉择的结论本章小结本章附录:聚类分析参考指标数值第六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评估及预测第一节 我国当前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及道德风险一 我国事实上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二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差异分析三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二节 对中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的评估一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银行机构的道德风险形成机制二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银行机构的道德风险实证分析三 简单小结第三节 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环境分析一 中国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二 中国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环境分析第四节 未来中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预测一 隐性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的比较分析二 隐性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情况下我国银行业的道德风险三 中国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本章小结第七章 中国引进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防范机制设计和配套制度完善第一节 基于道德风险防范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一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价二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赔付限额三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中的共同保险四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投保方式和范围第二节 基于道德风险防范的市场约束机制的完善一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制度二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第三节 基于道德风险防范的金融安全网设计一 赋予存款保险机构适当的监测与监管权二 存款保险体系内银行监管权行使方式的选择三 加强银行监管机构审慎性监管四 严格最后贷款人救助条件本章小结后记
摘要:
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银行挤兑的概率,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存款保险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又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本书分析了存款保险的产生及其理论依据,并从存款保险中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原因和实证分析这三个角度来剖析了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了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并对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建议。
主题:
保险
中图分类:
F840.69 版次: 4
主要责任者:
刘仁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