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80233-395-6 价格: CNY30.00
语种:
题名:
中国农业技术预测与关键技术选择(2006-2020) / 戴小枫 ,
版次:
1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11
载体形态:
296页 32开
内容附注:
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技术预测的主要任务和总体思路一、主要任务二、总体思路第二节 研究概况 一、预测领域 二、预测时间 三、预测方法 四、组织方式 五、预测过程 六、分析结果第二章 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 农业生物资源与利用技术 一、国外技术发展概况 二、我国技术发展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 第二节 农业动植物育种 一、国外发展现状 二、国外发展趋势 三、我国技术发展现状 四、我国与国外的差距 第三节 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 一、国外技术发展趋势 二、我国技术发展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 第四节 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 第五节 高效农业节 水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 第六节 新型农业生物药物制造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 第七节 农林产品精细加工与物流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 第八节 农业智能化装备与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 第九节 农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 第十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 第十一节 农业气候变化和非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 一、国外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现状及差距第三章 德尔菲调查与结果分析第一节 德尔菲调查的实施一、备选项目的确定二、德尔菲问卷的指标体系三、专家系统的建立及调查问卷的回收第二节 德尔菲调查问卷分析一、统计分析方法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三、对我国的重要度分析四、研发水平评价五、研发能力六、经济效益分析七、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技术八、对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产业起重要作用的技术九、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非常重要的技术十、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的技术十一、实现产业化时间十二、指标交叉分析十三、建议采取的措施第四章 关键技术选择与分析第一节 关键技术选择一、国家关键技术的定义与特征二、选择国家关键技术的原则和准则三、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方法与过程第二节 关键技术选择分析一、重要技术项目频次排序二、备选项目综合指数总分排序三、关键技术选择结果第三节 关键技术分析一、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二、农业动植物转基因技术三、畜禽分子育种技术与新品种选育四、农林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五、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六、新型农业生物药物制造技术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八、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九、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十、农业智能化装备与技术十一、新型食品制造技术十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十三、能源作物及新能源生产技术第五章 建议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第一节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一、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研发内容与预期目标第二节 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专项一、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研发内容与预期目标第三节 节水农业技术与产品专项一、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研发内容与预期目标第四节 数字农业专项一、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研发内容与预期目标第五节 新型农业生物药物专项一、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研发内容与预期目标第六节 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一、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研发内容与预期目标
摘要:
本书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组织的《我国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技术预测与关键技术选择》研究课题关于农业领域的研究报告。 本书以德尔菲调查为主,同时综合运用文献调查、专家会议、国际比较和其他研究方法,对农业领域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性研究。研究组将农业领域划分为农业生物资源与利用技术、农业动植物育种技术等11个子领域,在广泛调研各子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我国现状和与国外的差距、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分析及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114项预测项目,并设计了德尔菲调查问卷,建立了由513位专家组成的咨询专家网,完成了两轮德尔菲调查,共发放1015份问卷,回收494份,回收率为48.7%。
主题:
农业经济 中国
中图分类:
F32 版次: 4
主要责任者:
戴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