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感知与意象 / 闵学勤 , |
ISBN:
|
978-7-5641-1019-2 价格: CNY32.00 |
语种:
|
中 |
载体形态:
|
238页 16开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12 |
内容提要:
|
本书以公众对城市的主观感知和符号意象为视角,以近50个国内国际都市为蓝本,详尽阐述了城市理念与形象建构的路径。本书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人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运动性以及个体性对城市多元的感知与意象,最终引导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全书兼具理论和务实的特征,适合城市决策者、管理者、设计者以及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
主题词:
|
城市经济 |
主题词:
|
市政经济 |
中图分类法:
|
F293 版次: 4 |
主要责任者:
|
闵学勤 |
版次:
|
1 |
内容附注:
|
前言第一章 城市的理性与感性一、多元城市理念(一)异质与变迁(二)叙事与印象(三)迷离与颓废(四)缺失与弥合(五)理性与感性二、城市理念的回归(一)图腾(二)欲望(三)区分(四)回归三、城市的感知与意象(一)感知释义(二)意象释义(三)审美感知与符号意象第二章 城市的感知与认同一、视觉感知(一)生理视觉(二)心理视觉二、景观感知(一)街区(二)城雕(三)公共设施(四)综合环境三、文化感知(一)传统感知(二)宗教感知(三)大众感知四、从城市感知到公众认同的建构(一)建构主体视觉,获取差异认同(二)策划唯一景观,形成冲击认同(三)积淀城市文化,赢得精神认同第三章 城市的意象与记忆一、城市的立象与尽意(一)记忆之"象"(二)如何"立象"(三)"象"之尽意二、空间意象(一)距离感(二)通透感(三)亲地感(四)力量感三、人文意象(一)人文的侵袭(二)集体记忆(三)名人符号四、旅游意象(一)游客的城市(二)目的地的期望(三)从意象点到意象流五、城市的经典意象(一)伦敦(二)新加坡六、城市意象的策划(一)城市入口意象的策划(二)模糊意象的延伸与创造(三)性别意象的创建第四章 城市的"格式塔"与心理场一、整体论与城市形象二、闭合说与城市设计三、异质同构与意象选择四、国际城市的意象升华(一)千年和风——京都意象(二)国都风范——华盛顿意象五、建构城市的"格式塔"(一)自然空间的"格式塔"(二)社会空间的"格式塔"第五章 城市的仪式与权力一、仪式在城市的传承(一)仪式与城市权力(二)仪式与城市商业(三)仪式与城市人格二、城市与宗教仪式(一)宗教仪式与城市发展史(二)各教派著名的宗教仪式与城市(三)著名的宗教城市——拉萨三、现代城市的仪式符号(一)消费(二)运动(三)造节四、仪式的策划与城市的传播(一)互动性内传播仪式(二)扩散性外传播仪式第六章 城市的情商与稟赋一、何为城市的情商二、如何测量与策划城市情商(一)形象定位(二)城市策划(三)危机公关(四)招商引资(五)城际交往三、知名城市的情商评述(一)首尔(二)法兰克福第七章 城市的创意与创新一、城市的创意产业(一)创意产业的起源(二)创意产业席卷城市二、创意中心与后现代城市(一)后现代城市的取向(二)后现代城市催生创意产业三、亚洲的创意中心——香港(一)香港的创意产业(二)香港的创意精神四、城市的创意之门(一)开启城市的创意之门(二)未来的创意城市第八章 国际大都市的感知与意象一、巴黎(一)视觉巴黎(二)听觉巴黎(三)味觉巴黎(四)感觉巴黎二、纽约(一)流金纽约(二)摩天纽约(三)多元纽约(四)谵妄纽约三、东京(一)精致东京(二)绿色东京<三)动漫东京(四)传统东京参考文献一、著作二、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