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5618-2627-0 价格: CNY23.00 |
语种:
|
中 |
题名:
|
计算机多媒体出版物设计(PageMaker6.5C) / 高文胜 , |
版次:
|
1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1 |
载体形态:
|
158页 16开 |
内容附注:
|
1 出版物版式设计 1.1 编排顺序与版面原理 1.1.1 编排顺序 1.1.2 版面原理 1.2 设计版面的常见问题 1.3 版面设计构图与文字图形编排 1.3.1 版面设计构图 1.3.2 文字的编排 1.3.3 图形的编排 思考与练习2 PageMakcr 6.5C中文版功能的基本概况 2.1 菜单命令 2.2 工具面板 2.2.1 图层面板 2.2.2 超链接面板 2.2.3 颜色面板 2.2.4 脚本面板 2.2.5 主页面板 2.2.6 资料库面板 2.2.7 排式面板 2.3 控制面板 2.3.1 对象控制面板 2.3.2 段落控制面板 2.3.3 文本控制面板 2.3.4 线条控制面板 2.3.5 多个对象控制面板 2.3.6 群组对象控制面板 2.3.7 图像控制面板 2.3.8 文本块控制面板 2.3.9 图形控制面板 2.4 快捷键大全 思考与练习3 利用工具箱绘制图形 3.1 工具箱简介 3.1.1 绘图工具 3.1.2 文字和图像编辑工具 3.2 工具箱工具综合运用 3.2.1 群组与锁定 3.2.2 图文框创建与编辑 3.2.3 图形工具与图文框应用 思考与练习4 图像处理 4.1 图像置入和导出操作 4.1.1 图像置人操作 4.1.2 图像导出操作 4.2 图像剪切和遮色操作 4.2.1 图像剪切操作 4.2.2 图像遮色操作 4.3 控制图像操作 4.4 图文混排应用 思考与练习5 文字图像排版应用 5.1 文字基本操作 5.1.1 置人和导人文本文件 5.1.2 文字自动排文 5.2 文字和段落编辑 5.2.1 段落规格 5.2.2 查找与替换 5.3 文本编辑 5.3.1 文本格式化 5.3.2 合成字符与强调 5.3.3 拼写检查编辑 5.4 文章编辑器与背景编辑 5.4.1 文章编辑器 5.4.2 文字与背景编辑 思考与练习6 版面和文字编辑命令 6.1 Adobe Table 3.0C操作 6.1.1 编辑表格 6.1.2 导出表格 6.2 版面菜单 6.3 文字菜单 思考与练习7 增效工具的使用 7.1 合订命令 7.2 增效工具命令 思考与练习8 字体在排版中的应用 8.1 汉字简史 8.2 字体设计的原则 8.2.1 文字设计的原则 8.2.2 文字的组合 8.3 排版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字体 8.3.1 排版中使用的主要字体 8.3.2 字体的运用 8.3.3 汉字艺术与排版设计 8.3.4 字体的风格 8.3.5 汉字用于广告设计 8.4 基本字体设计 8.4.1 分类和特征 8.4.2 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 8.5 创意字体设计 8.5.1 创意字体的构思 8.5.2 创意字体的类型 8.6 外文字体设计 8.6.1 基本字体设计 8.6.2 外文创意字体设计 思考与练习9 书籍装帧设计 9.1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9.1.1 书籍装帧发展历史 9.1.2 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 9.1.3 书籍分类 9.2 书籍封面设计 9.2.1 封面设计简介 9.2.2 封面的功能 9.2.3 封面的设计 9.3 书籍扉页与正文 9.3.1 书籍扉页 9.3.2 书籍的其他部分 9.3.3 书籍正文 9.4 书籍护封设计 9.5 书籍装订形式 9.5.1 平装装订 9.5.2 精装装订 9.5.3 活页装订 9.5.4 散装装订 思考与练习参考文献附录 |
摘要:
|
本书以企业设计任务为背景,以出版物的版式设计理念为基础,详细地介绍了文字、图像排版,字体在排版中的应用和书籍装帧设计,并运用PageMakcr 6.5C进行文字图像排版处理,通过大量的排版制作实例,系统介绍了版式设计与构思、创意的基本常识和设计方法等。本书还对在使用PageMaker 6.5C中文版时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本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在作图中学习软件,同时在学习软件中进一步了解图形的设计;使学生在学完本书后,对PageMaker 6.5C的理论、操作及设计技巧会有很大的提高;使初学者学后再设计作品时,其作品的品位及审美都能大幅度地提高。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和高等艺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技术培训教材。同时也适合于学习与工作相互结合的复合型人员使用。 |
主题:
|
装订 技术 |
主题:
|
装订 |
中图分类:
|
TS881 版次: 4 |
主要责任者:
|
高文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