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鸿踏雪泥   / 孙振笃 ,
ISBN:
978-7-81097-206-2 价格: CNY52.00
语种:
载体形态:
395页 16开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1
内容提要:
这本散文集,是孙振笃先生一生的缩影,全书将孙振笃先生的人生历程分为八部分:欢乐童年、金戈岁月、忆往情深、含饴弄孙、说东道西、即事感怀、评论之窗、他人序评。其中有他天真、欢乐的童年,有在解放战争中从苏北而鲁南而鲁中而胶东而辽东的硝烟弥漫、历尽艰险的征程,有对亲人、师长、朋友、同窗的亲情和友情,有含饴弄孙的乐趣,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弊的针砭,有痛定思痛对十年浩劫的痛切的回忆,也有古稀之年的从容不迫的读写之乐,还有一些未曾结集的评论之篇等。 
主题词:
散文   中国
主题词:
散文   作品综合集
中图分类法:
I267 版次: 4
主要责任者:
孙振笃
版次:
1
责任者附注:
孙振笃,笔名苏鲁。1936年10月生于江苏邳睢县(现为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1947年6月于华中干校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至1959年在河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后留校任教,曾负责中文系工作,曾任河北大学社科所副所长、科研处副处长、处长,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成人教育学院院长。1998年离休,社会兼职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美学学会副会长、河北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会长。主要著述有《文评双楫》《浪漫主义诗歌论析》《明辨集》(主编)《心海泛舟》等;合著、参编多部,论文百余篇。《文评双楫》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明辨集》获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专著一等奖。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附注:
龚殿舒:情真意浓、淳朴崇高的生命礼赞——序《孙振笃散文集》自序卷一 欢乐童年 打撇 捕蝉 猎雁 捕蜻蜓 摸斑鸠 踢毽子 戳马蜂窝 下邳的传说 张良与圯桥 秀才祖父 走亲戚 鬼子来了 又闻"红车"吱扭声 过年卷二 金戈岁月 离家东撤 夜过骆马湖 1946年冬·鲁南 我在沂水朱家庄的时候 风沙封锁线 行军散记(一) 行军散记(二) 在胶东丘陵地带行军 1948年春·安东 哦,难忘的胶东——一段往事的回忆 想起在许家屯的日子 我在青州东圣水的时候 五十年后当我又站在北流水古道丁字路口的时候 我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三次历险卷三 忆往情深 怀念父亲孙仲英——纪念先父诞辰100周年 怀念母亲张梅 快哉亭凭吊 家祭 忆郭老 皓首未减当年春——访雷石榆教授 悼念黄绮先生 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青岛一中五五届高三·一班毕业五十周年 忆刘浩 在河大读书时的李少军 小妹振云 心中的丰碑 往事回眸——我与河大中文系62级乙班同学 名师掠影卷四 含饴弄孙 我和小孙子根根 含饴弄孙 "爷爷,抱着遛遛" "我要打保龄球" "爷爷,咱下两把" "红薯长在树上吗" 今天是星期天 小象娃娃和大象爷爷 从5:0到0:5 海趣——看一幅祖孙俩站在浪花中仰天大笑的照片 风雪黄昏隔代情 家庭春节晚会 剥石榴 带孙子、孙女参观建筑工地 期盼 秦皇岛四日游卷五 说东道西 为何教师屡屡被打 读书的苦与乐 难产的河北大学出版社——记我所知道的河大出版社的申办过程 "华藏""孝廉"奖学金的由来 贫富何以如此悬殊 争议和质疑有利于科学决策 话说习字 从学俄语考日语说起 说说养成教育 谁说抽烟没有一点儿好处 算算,一辈子挣了多少钱 星星点点卷六 即事感怀 千里背磨盘 悠悠岁月——1949年10月1日在济南 我在青岛一中的时候 我在内邱东南光的时候 访日散记 海滩踱步 我在河大的41年 石家庄有什么可牛的 重访洪家楼 圆梦的感觉真好——喜回洪家楼 欣慰与忧虑 江西行卷七 评论之窗 土族之乡飞出的金凤凰——谈报告文学《生命的秋天》中的卓玛 生活·题材·创作 不是"敌人"是"小人"——读韶华《你要小心》 满淀荷花香——读韩映山近作《红菱集》 啄木的诗 周健明小说创作散论 信念·追求·探索——评《社会主义文艺论集》 独特的风貌 独特的人物——谈《西天佛地》中的短篇小说 我看电视文学剧本《红指印》 纪实性、抒情性和学术性的完美结合——略谈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李文珊散文的新追求 回望历史的新收获——读张庆田的长篇小说《战火纷飞的年代》 写给期盼走进文学殿堂的青年朋友 心随朗月高 志与秋霜洁——读刘健生诗集《岁月赋》 周立波散文特写创作之一瞥卷八 (附录)他人序评 阎纲:《文评双楫》序 徐潜:踏实的追求可贵的探索——简评《文评双楫》 冯健男:《明辨集》序 浪波:《心海泛舟》序 梅韵:生活的歌——喜读孙振笃诗集《心海泛舟》 江雪:读《心海泛舟》 袁鸿蕙:读孙振笃先生诗集《心海泛舟》 张得友:读《心海泛舟》感怀 李健:桃李芬芳花千树——访中文系孙振笃教授 文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河北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孙振笃教授 张延:感念师恩——敬贺孙先生七十华诞 龚富忠:学养深厚厚积薄发——孙先生七十寿诞贺 张从明:先生赞——敬献孙振笃先生七十华诞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