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607-3471-2 价格: CNY80.00
语种:
题名:
走进中国哲学殿堂 / 高奇 ,
版次:
1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1
载体形态:
376页 16开
内容附注: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源头一、神话传说寓哲思 二、天命神学思想的形成 三、玄妙《易经》之解读 四、五行说的起源 五、阴阳观念的产生 第二章 中国哲学范型的创始一、疑天思想 二、管、晏思想 三、法家、名家的先行者 四、道家的开篇之作《老子》 五、孔子开创儒家学派 六、兵家之祖孙武 七、范蠡的阴阳转化论 八、墨子与墨家 第三章 诸子百家争鸣竞胜一、道家双璧 二、法家主张 三、孙膑之兵法 四、儒家亚圣孟子 五、道家的逍遥者庄子 六、稷下学宫 七、名辩思潮的兴起 八、后期墨家 九、阴阳五行学派 十、诠释《易经》的杰作《易传》十一、融会百家的通儒荀子 十二、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十三、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十四、黄老学派 第四章 两汉经学 一、刘邦对待儒家的态度 二、儒学渐兴 三、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 四、儒术定于一尊 五、盐铁会议上的儒法之争 六、今文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七、谶纬之学的兴盛 八、扬雄、桓谭、王充挑战谶纬九、今古文经学之争 十、古今文经学的合流与终结 第五章 魏晋玄学 一、正始玄学 二、竹林玄学 三、玄风中的异声 四、元康玄学 五、言意之辩 第六章 佛教东传与中国佛学一、佛教的创立 二、佛教传人中土 三、般若学的兴盛 四、佛教师说 五、中国佛教宗派的创始 六、玄奘西行求法与唯识宗 七、鉴真东传律宗 八、华严宗、禅宗、密宗 九、藏传佛教 第七章 道教及三教论争 一、道教概述 二、抱朴子葛洪 三、寇谦之、陆修静与天师道整改四、山中宰相陶弘景 五、老子化胡与夷夏之争 六、沙门不敬王之争 七、神灭与神不灭大论战 八、退之、习之的崇儒活动 九、探究天人之际 十、三教合流 第八章 宋明理学 一、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 二、张载的气学 三、"别为一家"的象数大师邵雍四、理学的奠基者程氏兄弟 五、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六、心学体系的创立者陆九渊 七、心学大师王守仁 第九章 启蒙与趋实 一、罗钦顺和王廷相的反理学思想二、泰州学派:从王艮到李贽 三、蕺山学派:从刘宗周到黄宗羲四、自然哲学大师方以智 五、爱国学者顾炎武 六、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七、重实的哲人颜元 八、乾嘉学风中的新景象 九、呼唤风雷的高歌者龚自珍 第十章 西学与中国 一、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魏源二、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三、早期改良思想 四、维新变法思潮 五、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 六、孙文学说 七、新文化运动 八、科玄论战 九、全盘西化之争 第十一章 现代新儒家 一、特立独行、一代直声的梁漱溟 二、大器晚成、出佛入儒的熊十力 三、冯友兰、贺麟、马一浮、钱穆与新儒家四、志在儒行、期于民主的张君劢 五、诗哲方东美 六、"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唐君毅 七、现代新儒家集大成者牟宗三 八、"半路改行"的徐复观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 二、问题与主义的交锋 三、中国应走哪条路 四、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五、对官方哲学的抨击 六、唯物辩证法之争 七、毛泽东思想 八、美学争论 九、三大论战 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十一、邓小平理论 后记
摘要: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聪明睿智的结晶,是历朝历代精神的体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它看似晦涩玄奥,却与中国人的生活须臾难离。本书试图触摸着王朝的脉搏,呼吸着时代的气息,以哲学思潮为纲,以哲学家的探索经历为目,溯源遂流,提要钩玄,条分缕析,图文并举,将博大精深、意蕴丰盈的中国哲学思想鲜活地呈现出来。您想得到贤哲气度风范的重染和中国智慧的启迪吗??现在,我们把开启哲学宫殿之门的钥匙交给您,请您循着中国哲学的历史长河,开始我们的文明之旅……
主题:
哲学 中国
中图分类:
B2 版次: 4
主要责任者:
高奇